听,自然与美的对话!
当柳枝新芽的沙沙声唤醒晨露,当第一朵迎春花绽放在墙角。4月22日,城东镇立发幼儿园开展了以“创意、探索、体验”为核心的“生态式美育课程”体验活动,实现艺术感知与户外实践的有机融合,为幼儿打造多元且生动的成长体验。
指尖拾美:春日里的美育启蒙
大自然是美育活动的最好课堂,也是最有创意的导师。孩子们用笔尖追逐风的形状——在雨伞上画出会跳舞的雨滴,让每一道伞骨都流淌着彩虹;在纯白T恤上播种春天的秘密,衣袖间藏着会讲故事的小蘑菇和星星;给素白的风筝插上想象的翅膀,画上会唱歌的鲸鱼和爱微笑的云朵。当孩子们仰望自己绘制的风筝翱翔蓝天时,美的创造与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乐动春美: 童声中的美育探索
在《爱跳舞的小怪兽》的律动中,孩子们的小脚踏出了春天的第一个音符。老师们化作春日精灵,精心设计了一场春日音乐会,将美育渗透于每个细节:《小茶壶》用肢体语言演绎童趣的造型美,《外婆的澎湖湾》展现音色与韵律的交织,亲子合唱则诠释了情感表达的艺术张力。当奥尔夫乐器与春风共鸣,孩子们悄然领悟了"艺术即生活"的真谛。
餐间劳美:藏在细节里的劳动教育
春日野餐中,孩子们化身“劳动小能手”:洗水果、铺餐垫,在餐前准备中学会分类与协作;分发餐具时,递纸巾、摆杯子、提醒幼儿“按需取用”,在实践中理解责任;餐后认真捡拾碎屑、分类垃圾,连落叶都小心收集。随着春风融入沾满面包渣的笑脸里,在点滴细节中播撒劳育种子。
春风育美:种下终身受益的劳美种子
孩子们的作品在幼儿园形成微型艺术展。这些充满童真的创作,展现了每个孩子独特的审美视角。正如园长所言:"美育不是技巧的灌输,劳动教育也非简单的任务重复,而是帮孩子打开发现美的眼睛。当孩子能为风筝飞起的弧线欢呼,更能为亲手洗的水果感到自豪时,劳与美的种子就已生根。"
藏在风里,“音”你而来。从孩子们亲手布置草坪音乐会,采集自然材料创作艺术作品,在野餐中体验劳动的乐趣。音符与风声共鸣,画笔与自然对话,美育和劳育悄然融合。家长们也惊喜的发现:孩子回家后主动用画笔记录窗外的春光,会主动参与家务,会指着云朵说"像梵高的漩涡"——这正是童年最珍贵的回响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