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足实践“谈”衔接,精进臻善赋新能+朱雅然
幼小衔接,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,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一环。在前期对身心准备实践研究的基础上,6月5日,海安市七星湖幼儿园大班组教师们齐聚,通过问题研讨、构建与策略分享,旨在探索科学有效的衔接之道,减缓幼升小挑战,共同促进幼儿全面成长。
研读文件
教育部出台了《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了幼小衔接工作的的总体要求、重点任务、主要举措等,并分别就“小学入学适应”和“幼儿园入学准备”提出了教育指导要点。老师们围绕文件精神进行了全员线上学习活动。在学习中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,以便更科学、系统地开展幼小衔接活动,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适应能力,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。
文件精神下,结合理论学习,老师们共同交流总结先阶段仍存在的幼小衔接误区,也谈了许多自身对幼小衔接的新认识。
组内研讨
基于理论和前期调研结果,大班阶段老师开展了“科学衔接,助力成长”线上研讨活动,参考《指导意见》的精神,聚焦家长和孩子的问题,展开了头脑风暴式的研讨,老师们通过提问、思考、互动,在热烈的氛围中,探讨“衔接什么”、“怎么衔接”等实操性问题。
家园互动
研讨总结后,各班教师将教育策略提供给家长,在家园共同的沟通、引导和支持下,家园共育式“幼小衔接”工作自主自发、循序渐进地展开实践。
从幼儿园到小学,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,也是生活方式上的。孩子们尝试生活作息表、收纳整理打卡、自主家务劳动等方式,不断提高生活服务能力,劳逸结合,为小学生活打基础。
通过此次教研活动,老师们
基于思考开展实践探索,
做到研之有实;
理性分析寻求理论支撑,
做到研之有理;
深入剖析研讨循序渐进,
做到研之有序;
在接下来的具体工作中,
我们还要做到研之有据,
方能达到研之有效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