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研科研>详细内容

教研科研

实施作业分层 助力学生减负

来源:开发区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:2023-11-20 11:03:0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全面贯彻落实“双减”工作精神,积极组织全体老师探讨分层作业设计策略,做到以生为本,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,促进五育并举,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,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。

学校语文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,围绕新课程标准,着力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,旨在运用科学合理的分层设计策略,在不增加学生过多负担的情况下,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。

一、注重导向性  丰富作业分层的情境

“双减”政策的指导下,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能够利用主备课时间,专门研究和设计每天的分层作业清单,并实行公示。作业清单的设计具体详实地体现了分层作业的目标和内容,设计的作业创设多样的情境,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加强了对作业难度、数量的控制,达到减负的效果。

二、注重层级性  凸显作业分层的实践

学生分层作业注重层级性,重视学科教学的实践操作。语文教研组凝聚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,每周结合语文学习生活实践,针对学校和各班的学情,设计出语文分层作业的个性化学习活动单,供学生自主选择。在语文实践操作中,更加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应用,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体悟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。

三、注重交互性  拓展作业分层的效用

语文分层作业的设计注重师生的交互性,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,积淀语文学习的智慧,绽放创造思维的火花。语文教研组在设计分层作业时,设置了别具一格的个性化分层作业多功能反馈单,内容包括学生的活动成果、活动反思、师生的交流感悟等内容。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和融合,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,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、表达和运用能力。

语文学科的分层作业以“三注重”为原则,能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,优化语文学习环节,拓展语文学习视野,体现“双减”工作的导向性,注重语文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。

围绕分层作业的“三注重”原则,学校语文组在作业分层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如下:

第一、基于课标:以作业分层引领学科意义建构

在设计分层作业之前,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,研习新课程标准,根据学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分级进行详细的调查、评估和分析。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,借助分层评估工具,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生能力分层项目和达成举措,引领学生在作业分层的实施中,建构语文学习的必备知识和技能。

第二、建构任务:以分层作业驱动核心素养表达

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,学校语文教师以分层作业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,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,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。例如,较低层次的学生,可以通过听写、阅读等方式来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;中等层次的学生,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等形式的作业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。而高层次的学生,则可以采用论述、写作、实践讨论等形式的作业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品质。

第三、搭建支架:以分层作业支持学科知识理解

学校语文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,注重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,为学生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,通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,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理解和感悟。例如,在学习传统文化时,教师布置“寻访红色足迹”、“制作宣传手抄报”等活动。在阅读名著时,分能力层次,组织学生做摘抄、写感悟,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分小组制定专题研讨活动,课内分享研讨成果。

第四、创新方式:以分层作业彰显学科育人价值

在实施过程中,学校语文教师注重分层作业的评估和反馈。在评估过程中不唯“分数论”,反馈形式多样化。反馈活动力求做到点对点、点对面、点面结合。创新的评价和反馈形式,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,改正自己的缺点,同时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,体验学习的快乐、灵魂的洗礼、精神的升华和成长的幸福。

“双减”政策的背景下,针对不同层次、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,采用不同形式的作业,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、融合、共生,让语文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,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分层作业的方法和思路,强化“以文化人”的学科价值取向,扎实推进“双减”工作的开展,努力培养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全面推进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。
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