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废为宝,劳动育美
——壮志小学四年级学生巧用厨余垃圾开启绿色实践
春日暖阳下,壮志小学的校园里正上演着一场“垃圾变形记”,四年级学生利用食堂厨余垃圾开展劳动实践课程,将废弃鸡蛋托改造成育苗“温室”,用香蕉皮与EM菌发酵制作有机肥料,让环保理念在劳动中生根发芽。
蛋托变身育苗盘:废弃物的“第二春”
“这些蛋托以前都是直接扔掉的,现在成了小菜苗的家!”在劳动课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们将食堂回收的鸡蛋托清洗消毒后,填入营养土,撒上种子,制作成简易育苗托盘。一个个小凹槽中,生菜、向日葵、太阳花的种子悄悄酝酿发芽。既节约了购买育苗容器的成本,又让废弃纸托“重获新生”。
香蕉皮+EM菌:厨余垃圾“点废成肥”
食堂里午餐后留下一袋香蕉皮,这对等待堆肥的孩子们来说是捡到宝贝了。他们马上化身“堆肥小专家”,将食堂收集的香蕉皮、菜叶等厨余垃圾切碎,与EM菌(有效微生物群)混合密封发酵,制成天然腐殖土肥料。“香蕉皮富含钾元素,EM菌能加速分解,这样堆肥不臭还能种出更健康的蔬菜!”孩子们一边记录发酵温度一边讲解科学原理。两周后,这批“自制肥料”将被用于校园菜园的春季种植。
脑洞劳动+手作工坊:双减“减”出快乐生产力
“劳动课不是简单的体力活,而是融合科学、环保和创造力的综合实践。”该劳动结合“双减”政策,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学生们在分拣垃圾、设计育苗方案、观察发酵过程中,不仅掌握了循环利用的知识,更培养了责任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。
壮志小学后续计划将厨余垃圾实践课程拓展至更多年级,让绿色行动从校园走向社会。在这场“垃圾变形记”中,孩子们用双手诠释了“劳动创造美”的真谛,也为建设绿色校园写下生动注脚。
用户登录